取穴和操作
精准取穴
在骶区,横平第2骶后孔,骶正中嵴旁开1.5寸。
简便取穴
正坐或者俯卧位,两髂嵴高点连线与脊柱交点,向下数3个椎体,再旁开肩胛骨内缘(近脊柱侧点)至后正中线距离(即3寸)的一半,即为此穴。
小贴士
本穴精准取穴的“1.5寸”和简便取穴可使用骨度分寸的方法比量取穴,人体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的横向距离为3寸,其二分之一即为1.5寸。
简便取穴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取穴方法,是长期临床经验总结的方法,操作简便,便于记忆。
一般情况下,简便取穴的方法只适合日常按摩、拔罐、艾灸等养生防病时运用。
如果使用穴位进行疾病的治疗,则需要使用精准取穴。
局部解剖
皮肤,皮下组织,臀大肌,竖脊肌。
浅层有臀中皮神经。
深层有臀下神经分支,第2骶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臀上动、静脉分支。
治疗操作
直刺0.8~1.2寸。
可灸。
功效主治
功效
通利膀胱,疏经活络,清热利尿,培补下元。
主治
二便及男女科疾病,例如小便赤涩、不利,癃闭,遗尿,遗精,女子瘕聚,阴部肿痛,子宫内膜炎,腰骶疼痛,肾盂肾炎,尿路感染,结石,前列腺炎,痢疾,便秘等。
下焦病症,例如腹痛,泄泻,便秘,坐骨神经痛。
糖尿病。
日常保健
膀胱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,位置在腰骶部,可以改善膀胱功能失调及穴位局部病症。
按摩
用中指指腹揉按膀胱俞穴1~3分钟,经常按揉可辅助治疗小便赤涩、夜尿症、遗精、坐骨神经痛、腰骶痛等病症。
艾灸
用艾条灸膀胱俞穴10~20分钟,可辅助治疗癃闭、小便赤涩、遗尿、遗精等病症。
刮痧
在膀胱俞穴附近刮痧,每次3分钟,可辅助治疗小便不利、遗尿等病症。
常用配伍
配中极、关元、水道、肾俞、膀胱俞、足三里,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症。
配小肠俞、白环俞,治小便赤黄。
配肾俞,治尿闭、遗尿。
配阴陵泉、下巨虚、天枢,治腹痛泄泻。
配神阙、关元、气海、命门、肾俞,治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。
配肾俞、曲泉、三阴交,治前列腺炎。
配中极、阴陵泉、三阴交、行间,治小便不利。
配阴廉、血海,治阴部瘙痒、淋浊。
配委中、风市,治腰腿痛、下肢瘫痪。
延展阅读
穴位信息
国际标号:BL28
来源:《针灸甲乙经》
属性:膀胱背俞穴
穴名释义
膀胱,六腑之一;俞,转输、注入的意思。本穴是膀胱的腑气在后背转输的位置,主治膀胱病症,所以命名为膀胱俞。
古籍摘要
皇甫谧·西晋《针灸甲乙经·卷七》:热痓(chì)互引,汗不出反折,尻(kāo)臀内痛,似瘅(dān)疟状,膀胱俞主之。
孙思邈·唐《备急千金要方·卷三十》:坚结积聚。
王惟一·北宋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·卷四》:治风劳腰脊痛,泄利腹痛,小便赤涩,遗溺,阴生疮,少气,足䯒(héng)寒拘急不得屈伸,女子瘕(jiǎ)聚,脚膝无力。
参考文献
[1]
世界卫生组织(西太平洋地区). 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针灸经穴定位(西太平洋地区)[M]. 岗卫娟,李素云,黄幼民,等译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[2]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,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. 腧穴名称与定位(GB/T 12346-2006)[S]. 北京:中国标准出版社,2006.
[3]
梁繁荣,王华. 针灸学[M]. 4版. 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16.
[4]
孙国杰. 针灸学[M]. 2版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8.
[5]
解秸萍,程凯.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取穴特色技法详解[M]. 北京: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17.
[6]
郭长青. 人体经络穴位使用大图册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6.
[7]
查炜. 人体经络穴位一日一学[M]. 南京: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,2020.
[8]
刘乃刚. 超简单取穴不出错[M]. 南京: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,2012.
最新修订时间:2021.08.19 14:28
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,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,具体请遵医嘱。